一直以來,蘇州格林電子設備有限公司秉持“設計制造客戶滿意產品”的理念,積極進取,不斷創新,持之以恒以高效的運作、一流的技術、優質的產品以及精益求精的精神服務于客戶。為了達成解決工業4.0和智能制造形勢下的更高要求,蘇州格林正計劃完成智能化的轉型,通過技術領域的升級創新,以及產業模式的轉型突破,響應工業4.0的號召。隨著制造業產業升級,智能裝備行業成為中國制造業轉型的新支點,也成為了蘇州格林轉型升級的新機遇。在這個大潮中,不主動求變只能被動落后,不脫胎換骨必然明日黃花。蘇州格林運用20年的技術沉淀主動求變,不斷發展壯大,成就輝煌。
目前行業形勢: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都將維持高速增長態勢。
在制造業向自動化、智能化轉型升級的大趨勢下,工業機器人替代空間巨大,預計未來幾年,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都將維持高速增長態勢。
中國作為制造業大國,從“制造”走向“智造”是緊跟世界潮流的必然選擇,也是我國制造業實現彎道超車的唯一機會。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曾表示,智能制造是我國制造業緊跟世界發展趨勢,增強發展質量優勢的關鍵所在,牢牢把握這一主攻方向,對推動互聯網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和制造業深度融合,對夯實實體經濟發展根基,都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。說到“人工智能和制造業深度融合”在工業領域就是提高設備自動化和智能工業機器人的普及率。
在制造業向自動化、智能化轉型升級的大趨勢下,工業機器人替代空間巨大,預計未來幾年,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都將維持高速增長態勢。同時,國家政策方面也對工業機器人產業大力扶持,極大促進了工業機器人市場的蓬勃發展。這對國內的制造企業來說無疑是個大好機遇,同時在市場空間的激勵下,國內的自動化及機器人產業也取得了一系列發展成果。
2017年全年國產工業機器人累計生產超過13萬套,同比增長68.1%,其中12月份產量為12682套,單月同比增長56.5%。截至1月25日,萬德統計數據顯示,在30余家機器人行業公司中,17家發布了2017年度業績預告,業績普遍向好。以新時達、新松、埃斯頓、拓斯達為代表的四家國產機器人廠商發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,其企業平均營收增幅達到了54.75%。其中,新時達營業收入25.8億元,新松營業收入16.77億元,埃斯頓和拓斯達營業收入分別為6.65億元和5.08億元。成功都屬于昨天,2018已來,工業自動化及機器人公司又要踏上新的征程,前方依然是新的機遇和挑戰!(文章載至網絡)